(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第: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好在:依旧。
- 尚留秦:仍然留在秦地(指长安)。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失路人:指科举未中的人。
- 莺花:春天的景象,这里指家乡的春天。
翻译
我的家园依旧留在秦地,但我却因未能通过科举而感到羞耻。 我担心回到故乡,会被那里的春天景象嘲笑,所以还是留在长安度过这个春天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常建因科举未中而感到的羞愧和无奈。诗中,“家园好在尚留秦”一句,既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又透露出因未能离开长安而感到的遗憾。“耻作明时失路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未能通过科举的羞愧之情。后两句“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以春天的莺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不愿面对故乡的尴尬和选择留在长安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