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出自 史达祖 的《 绮罗香 · 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拼音

译文

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纔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纔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注释

绮罗香:史梅溪创调。绮罗香喩豪华旖旎之境,唐宋人多用於诗词。如秦中明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欲遣良媒益自伤;」欧阳文忠诗:「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飏晚风。」词调即取以为名。 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碍了花儿的开放。 冥迷:迷蒙。 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飞不起来。 西园:泛指园林。 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 杜陵:地名,在陕西长安东南,也叫乐游原。 官渡:公用的渡船。 谢娘:唐代歌妓名,後泛指歌妓。

这是一首咏物名作。咏物即为咏怀,咏春雨,衹因词人自降生以来曾多少次见过春雨,感受过春雨,心有所悟,则将雨声化为诗声。作者多角度穷形摄魄地刻绘春雨。先写近处雨景,除「尽日冥迷」两句正面着墨外,其馀多藉花、柳、蝶、燕,侧面显示。妨碍「佳约」,则从影响游春方面说。下片为远处雨景。春潮、远山、断岸、一处一景,无不是春雨风光。收拍剪取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暗含雨字,巧妙点题,咏雨隐寓惜春情悰,「惜花」、「困柳」、「催春」、「落红」云云,均将情思融入描写之中,不露痕迹,下字精美。「和泪谢娘眉妩」,以眉黛与泪合写雨中远山,美妙入神。无一字不切「雨」字,却全文不见「雨」字,结尾始出「雨」字,而又不露字面。绮合绣联,巧夺天工。

赏析

史梅溪工於描摹景物,以咏物词见长。这首咏春雨的《绮罗香》构思巧妙,摹写生动,情致深婉,也是他的咏物佳作之一。 南宋後期,词坛上的咏物词,存在两种不同的写作倾向。一种是:并不对所咏之物进行细致、逼真的描摩,有时甚至根本不对「物」的形貌加以刻画,而是竭力写出所咏之物的「品格」,藉物的「品格」来表现作者的人格、精神。如姜白石《卜算子》:「月上海雲沉,鸥去吴波迥,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此词係咏梅花,但对梅的色香、形貌,词人全然没有着笔,而是以明月、海鸥、竹等高洁之物作为背景,侧面衬托西泠的一棵梅树,暗示此梅之「孤」与「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性情人格。这种遗去形貌、专取品格的写作倾向,虽有助於深化作品的意蕴,但由於其艺术表现的中心是物的品格,而非具体的形貌,因此难以给读者具体、鲜明、生动的感受。王静安谓读这类咏物词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道中南宋後期咏物词的弱点。 咏物词写作的另一种倾向,重物象形貌的刻画,在力求形似的同时兼求神似。通过对所咏之物细腻、准确的描绘,努力造成一种逼真、生动的画面,并由此传达作者的情感。史达祖此词即是如此。 上片一下笔,词人就创设了一种烟雨迷离昏沉的境界。濛濛春雨,带来寒意,使性喜温暖的花儿受到摧残,凄迷的雾气笼罩柳树,天空昏沉黯淡,一片暮色,彷彿是春雨偸偸促使而成。「做冷欺花」,给人以触觉上的感受;「将烟困柳」,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偷催春暮」,更是巧妙地调动了人们的听觉器官,使人如闻春雨那沙沙的步履声。起笔三句,不同凡响,摄住了春雨之魂,使纸面上的绵绵春雨,变成可感可触、可见可闻的对象。 接下来的「尽日」两句,进一步描写春雨的特有面貌。上句是说春雨极细极密,一片迷糊,满布空间,着重刻画的是春雨的静态;下句说春雨忽起忽止,下下停停,总下个没完,重点表现的是雨的动态。动静结合,使春雨形象更为鲜明、具体地呈现读者面前。同时,又用一「愁」字,点染气氛,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以上五句,作者紧扣春雨特征加以摹写已到尽态极妍的地步。进一步刻画,已难措笔,所以作者笔锋一转,写了燕子、蝴蝶的行动。春雨沾湿蝶翅,影响它展翅飞行,故云蝶惊。春雨润湿泥土,便於燕子衔泥筑巢,故云燕喜。迷漾灰黯的春雨图经紫燕素蝶点缀,色彩有所改观,呈现一种凄丽的境界。燕、蝶的作用不仅侧面衬托春雨,扩大了词境,而且,蝶惊燕喜的气氛还反衬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 「最妨它」两句,写春雨对自己约会的影响。「佳约风流」,指男女约会。钿车,以金为饰的华丽车子。杜陵,在长安附近,汉宣帝陵墓所在地,附近多富贵人家,这里借指与情人约会之地。春雨连绵,道路泥泞,心爱之人所乘之钿车受阻,约会之事也就成为泡影了。 这两句因咏物而融入闺情。「佳约」的一方,或是作者自己。雨妨佳约,钿车难至,怀人不见,愁情可知。这两句,遥应前面「愁」字。作者融一片愁情於雨景之中,借春雨冥迷暗淡之境现作者怀人不见之情,情景两者融洽无间,堪称绝妙。 下片,作者继续把咏雨和抒情结合一起。上片重在描写春雨而兼寓愁绪,下片则主要抒发怀人之情而仍关合雨意。 前三句写天色渐晚,潮随雨涨,江水汹涌,作者站在江边,极目远望,但见烟波迷茫,渺无边际,官方所设之渡口(官渡)隐没於烟雨之中,难以寻觅。「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化用唐朝韦苏州七绝名作《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而自成意境。韦诗通过雨天潮急,野渡无人,小舟自横的景色描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趣。史词则承「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两句,更进一步、更深一层表现了他的愁绪:陆路不通,则觅水道,官渡亦不见,则其愁转浓,可以想见。写来曲折细致、笔法多变。官渡既不见,映入眼中的,衹是远处隐隐约约的几座山峰。「和泪谢娘眉妩」一句,妙笔突起。谢娘本是唐时歌妓,这里借指作者所思念的女子。眉妩,指女子眉毛妩媚。此句写物拟人,含蕴极深。其一,生动地写出了烟雨迷漾之中的山峰形态;其二,将远山比作谢娘(自己之情人),可见作者因「雨妨佳约」,心头情丝缭绕,排遣不去。其三,写谢娘含泪,又是作者悬想对方因思念自己而伤心落泪,这种由「对面入笔」的写法,更翻进一层显示出作者相思之深切。这与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诗句及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衹独看」的诗句写法机杼略同而层折更多、更深,的确是极为难得的佳句。 春雨绵绵,怀人不见,伤如之何?「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两句承上进一步写词人之愁。春雨磁润,新绿遍生,花儿却受到摧残,脱离枝叶,带着愁意,随着流水飘向远处。言下之意,春雨隔人,除了相思,别无他法。犹如春雨摧残下的花儿,衹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将愁去」。无可奈何之情,溢於言表。其愁思之深长,读来真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 最後两句以回想从前之事作结,依然不离雨景。「记当日门掩梨花」,化用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剪灯深夜语」,则脱胎李义山《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两句回忆往事:也是这样的春日,雨打梨花,院门深闭,自己和心爱的女子欢聚一起,剪着灯花促膝夜语。史词两句的意境,却是作者已经经历过的,是回忆的产物。作者化用前人诗词,灵活通脱,不仅不离咏雨及思人的本旨,而且还借此更为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心情。李商隐之诗本系悬想,是想象将来欢聚,而史达祖却用以忆昔,伤叹欢聚长叙已成往事,眼前他衹是孤身一人,怅对沉沉大江,绵绵春雨。经过如此组合化用,形成新的境界,和全词所要传达的情绪契合无间,浑然一体。这样用事,达到古人所谓「浑化无迹」的地步。 综观全词,构思措辞都很工巧,没有一字说出「雨」字,却句句不离春雨。同时,全词发抒愁情,写得婉转层折,情致深厚。张玉田认为此词好在;「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绮罗香:词牌名。
  • 冥迷:迷蒙。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 钿(diàn)车:用金、银、玉、贝等镶嵌装饰的车子。
  • 杜陵:地名。
  • 官渡:官家设置的渡口。
  • 眉妩:形容山峰秀丽如同女子的眉黛般妩媚。

翻译

它制造出寒冷欺负花朵,让烟雾困住柳树,从千里之外偷偷地催促春天走向暮年。整天都迷迷蒙蒙,在愁苦里想要飞走却又停下。蝴蝶吃惊花粉沉重而在西园栖息,欢喜泥土湿润而燕子回归到南边的水边。最妨碍那些美好约会的风流韵事,装饰华丽的车子到不了杜陵路。

在沉沉的江面上极目远望,又被晚间春潮的急促所困扰,很难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处的山峰隐隐约约,像是和泪的谢娘那妩媚的眉黛。靠近断开的堤岸,新绿生长的时候,正是落花带着愁苦漂流的地方。记得当日关上梨花门,在深夜里剪着灯花说悄悄话。

赏析

这首词咏春雨,却通篇不见“雨”字,而是通过对春雨所带来的景象和氛围的描绘,巧妙地传达出春雨的特点和神韵。上阕写春雨对自然景物的影响,如欺花困柳,催春暮等,营造出一种迷蒙哀怨的氛围,也影响了人们的约会出行。下阕转向江边的景色,描绘了潮急、峰影等,又通过新绿和落红展现出春雨的两面性,既有生机的一面,又有凄凉的一面。全词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将春雨的景象与人们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史达祖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1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