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歘有托。
攲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凛冽(lǐn liè):寒冷刺骨。
- 玄冬:深冬,冬季的末尾。
- 负暄(fù xuān):背对着阳光取暖。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 颛顼(zhuān xū):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
- 倚薄:依靠,依赖。
- 沃若:润泽的样子。
- 歘(xū):忽然。
- 攲倾(qī qīng):倾斜,不稳。
- 流离:流浪,漂泊。
- 木杪(mù miǎo):树梢。
- 翩跹(piān xiān):轻盈飞舞的样子。
- 即事:眼前的事物。
- 萧索:凄凉,寂寞。
翻译
在寒冷刺骨的深冬感到疲倦,背对着阳光在飞阁中取暖。 太阳神羲和洒下恩泽,北方的颛顼神也感到依赖。 毛发都感到温暖,肌肤也渐渐润泽。 太阳确实深具仁慈,衰弱的气息忽然有了依托。 倾斜的身躯让人注目,病脚也容易恢复。 像树梢上的猿猴一样流浪,像山顶的鹤一样轻盈飞舞。 由此知道苦于聚散,哀乐之事每日都在发生。 面对眼前的事物会写诗,人生转瞬即逝如同昨日。 自古以来遭遇丧乱,贤圣之人也感到凄凉寂寞。 为何到了晚年,忧虑世事的心力却变得薄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冬日里晒太阳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温暖的感受,抒发了对人生聚散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羲和流德泽”与“颛顼愧倚薄”运用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象深度。后文通过对“流离木杪猿”和“翩跹山颠鹤”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结尾处,杜甫表达了对晚年心力衰退的忧虑,反映了他对时世的深刻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深沉与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