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郁金香,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津桥:洛阳桥名。
- 回合:环绕。
- 离披:分散的样子。
- 可怜:可爱。
- 杨柳伤心树:古人常以杨柳喻别离,故称伤心树。
- 桃李断肠花:桃李花落时,花瓣飘零,如同断肠,故称断肠花。
- 娼家:妓院。
- 郁金香:一种香料,也指香气。
- 的的:明亮的样子。
- 娥娥:美好的样子。
- 裴回:徘徊。
- 顾步:回头看。
- 倾国倾城:形容女子美貌非凡,能使国家倾覆。
- 为云为雨: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
- 容光:美丽的容颜。
- 著:穿。
- 明镜:镜子。
- 相向:面对面。
- 转相亲:变得更加亲近。
- 双栖:共同生活。
- 贞松:坚贞的松树。
- 芳槿:美丽的木槿花,其花朝开暮落。
- 西山日:指日落,比喻生命的终结。
- 北邙尘:北邙山上的尘土,指人死后的归宿。
翻译
天津桥下的春水潺潺,桥上是繁华的少年。 马蹄声在青云外回荡,人影在绿波中摇曳。 绿波如玉,细沙似玉,青云散开,锦霞绚烂。 可爱的杨柳,伤心的树,可爱的桃李,断肠的花。 今日游赏,邀请美丽的女子,此时歌舞,进入妓院。 妓院中的美女,散发着郁金香,飞来飞去,在公子身旁。 明亮的珠帘在白日下映照,美丽的容颜,红粉妆扮。 花丛中,双双蝴蝶徘徊,池塘边,两只鸳鸯顾盼。 汉武帝的倾国倾城,楚襄王的云雨情缘。 自古以来,美丽的容颜为人所羡,何况今日,遥遥相见。 愿成为轻薄的衣带,围绕着细腰,愿成为明亮的镜子,映照着娇美的面庞。 与你面对面,变得更加亲近,与你共同生活,共为一体。 愿成为坚贞的松树,千年不朽,谁在乎美丽的木槿,一日凋零。 百年之后,一同迎接西山的日落,千秋万古,北邙山上的尘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天津桥上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公子与美女的相遇和情感交流。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杨柳伤心树”、“桃李断肠花”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结尾处对永恒与短暂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希夷
刘希夷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