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㪷。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佣耕:指雇用他人耕地。
- 的知:确实知道。
翻译
老父亲的田地在秋雨里荒芜,过去的高岸如今已被江水淹没。雇人耕地还是经常要挨饿,确实知道没有能力缴纳租米。自从新的乡官上任来,黄纸的告示刚完白纸的催租令又来。只好把衣服卖了换钱来缴纳租税,但即便病弱的身子寒冷也暂且免得被绑缚。去年衣服都卖尽了为了养活家人,大女儿在岔路口无奈分别。今年二女儿也已经找好了媒人,也要被驱赶去换那点粮食。家中还有第三个女儿,看来明年就不怕催租的痛苦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残酷的租税剥削下的悲惨生活和无奈处境。诗中通过老父田荒、无力输租米、卖衣纳税等细节,深刻地展现了农民的贫困与艰辛。以“去年”“今年”的时间推移,表现出这种苦难的延续性。“室中更有第三女”一句,更是凸显了农民的无助和悲凉,为了应对租税,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