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出自 王昌龄 的《 从军行七首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城:边关的城池。
  • 榆叶:榆树的叶子。
  • 疏黄:稀疏且呈现黄色,形容榆叶凋零。
  • 日暮:傍晚时分。
  • 云沙:云和沙,这里指战场上的尘土和云雾。
  • 古战场:历史悠久的战场。
  • 表请:上表请求。
  • 回军:撤回军队。
  • 掩尘骨:埋葬战死士兵的遗骨。
  • 莫教:不要让。
  • 兵士:士兵。
  • 哭龙荒:在荒凉之地哭泣。龙荒,指边远荒凉之地。

翻译

边关城池的榆树叶早早地变得稀疏且泛黄,傍晚时分,云雾和沙尘笼罩着古老的战场。 上表请求撤回军队,埋葬那些战死士兵的遗骨,不要让士兵们在荒凉之地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关战场的凄凉景象,通过“关城榆叶早疏黄”和“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描写,传达出战争的残酷和荒凉。后两句“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则表达了诗人对士兵命运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