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誇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拼音
注释
窈窕(yǎo tiǎo):女子美好娴静貌。《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燕姬:燕地女子。
长裾(jū):衣服的前後襟,此指旗装。郎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纤纤步:旧时汉族女子有缠足传统,成型後行动不便,只可小步缓行。旗人女子无此传统。《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不作纤纤步」者,燕姬天足也。
「窈窕燕姬,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句:语本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众里:众人之间。辛稼轩《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
嫣然:形容女子美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通一顾:目光交会,顾盼相通。陈後山《放歌行》:「不惜捲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人间颜色:世间女子的容貌。白乐天《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陈鸿《长恨歌传》:「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亭亭:髙立貌。方秋崖《雪后梅边》:「一树亭亭一树枯。」
「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句:除去「天然」二字,再无堪赠之语。李太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淸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吴娘:吴地女子。白乐天《对酒自勉》:「夜舞吴娘袖。」「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句,吴娘束腰善舞,未免作态,失却天然风韵。作者另有《留园玉兰花》:「窈窕吴娘自矜许,却来花底羞无语。」二者同出机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美好,(yǎo tiǎo)
- 燕姬:古代燕地的美女,泛指美女。(yàn jī)
- 曳:拖着,(yè)
- 长裾:长裙,古代女性的常见服饰。(jū)
- 纤纤: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此处反用,不做小碎步。(xiān xiān)
- 嫣然:美丽的样子,笑容甜美。(yān rán)
- 人间颜色如尘土:形容她的美貌超越常人,其他人都显得暗淡无光。(比喻)
- 亭亭:形容花朵直立的样子,也可形容女子的姿态。(tíng tíng)
- 乍吐:刚刚开放。(zhà tǔ)
- 浑无语:说不出话来,表示惊讶或感动。(hún wú yǔ)
- 吴娘:吴地的女子,泛指美女。(wú niáng)
- 善舞:擅长跳舞。(shàn wǔ)
- 腰肢误:被身体的柔美所迷惑,意指只看到表面,忽略了内在的才华。(yáo zī wù)
翻译
十五岁的燕地美女,习惯于拖曳着长长的裙子,从不迈着小碎步走动。在人群中,她嫣然一笑,足以让世间所有人的美丽都黯然失色,如同尘土般微不足道。
一棵树上,花朵正亭亭玉立地绽放。除了她那自然的风姿,我想赠送赞美,却发现自己竟无法用言语表达。当面夸赞吴地女子舞蹈技艺高超,但可惜啊,人们往往只关注她们曼妙的腰肢,而忽视了她们的内在才华。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位十五岁的燕姬,展现了她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美貌。她举止端庄,不流于世俗的小巧玲珑,而是一派大方自然。她的笑容如春风拂过,令旁人瞬间失色。词中以花儿比喻她的美丽,又通过“欲赠浑无语”表达了对她美的惊叹与敬佩。同时,作者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片面认知,只看重外表的舞姿,而忽视了内在的才情。王国维以细腻的笔触,寓言般地批评了这种肤浅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