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 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 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 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 势路自穷达,咨嗟安可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拔剑临白刃:拔出剑面对明亮的刀锋,比喻面临严峻的挑战或困境。
  • 相中伤:互相伤害,这里指受到别人的恶意攻击。
  • 工言子:善于言辞的人,可能是指那些擅长用言语来挑拨离间的人。
  • 三江旁:可能指地理位置,也可能暗指名声远播。
  • 悬车栖扶桑:古人认为太阳停在扶桑树上,此处可能象征晚年退休,栖息在遥远的地方。
  • 素风发微霜:清风中吹起了微微的寒霜,形容岁月流逝,人生老去。
  • 势路自穷达:人生的道路自然有穷困和显达,命运自有安排。
  • 咨嗟:叹息,感慨。

翻译

拔剑面对着明晃晃的剑锋,怎能容许他人恶意中伤? 只是害怕那些巧舌如簧的人,他们说我名声在外,如三江滔滔。 山中的飞瀑如同洁白的玉石,而我只能像那辆老车,停歇在遥远的扶桑边。 日月在天空中疾驰千里,岁月的清风带来了微薄的霜意。 人生的道路自有起落,叹息又怎能长久?

赏析

此诗是阮籍借咏怀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他以拔剑对白刃象征自己面对困境的决绝,暗示不愿被恶意中伤。"但畏工言子"表达了对那些背后说坏话者的警惕。"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寓言式的描绘了自己看似闲逸,实则无奈的生活状态,暗示年华老去。"势路自穷达"揭示了他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深刻理解,结尾处的叹息则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深深感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富有哲理。

阮籍

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