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出自 的《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簸弄:bǒ nòng,意为玩弄、挑拨。
  • 磨涅:mó niè,比喻经受磨难或考验。
  • 藜床:lí chuáng,用藜(一种草本植物)茎编织的床榻。
  • 谯鼓:qiáo gǔ,古时城门上的鼓,用以报更。
  • 因人热:比喻依靠别人权势。

翻译

是什么事让你增添了凄切悲咽?任凭上天公随意摆弄,不要让自己遭受磨难。失意的时候总是比如意的时候多,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诉说委屈。要知道,是因为才学过人而使福运被折损。独自躺在藜床上望着北斗星,背靠着高大的城墙,把玉笛吹到出血。听着谯鼓,直至二更结束。 大丈夫不肯依靠别人权势,姑且趁着闲暇,料理五湖事务,乘坐一叶扁舟。眼泪像秋天的雨霖挥之不尽,洒向野外的黄蝴蝶。一定不要羡慕那些在承明殿为官的人。马蹄和车尘忙碌个没完,任凭那西风吹冷长安的月亮。又到了那萧索的寺院,花儿像雪花般飘落。

赏析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安慰友人姜宸英(字西溟)之作。词中既表达了对友人遭受磨难的同情与安慰,又赞赏友人不依附权贵的高尚品格。上阕写友人的遭遇和心中的悲愤,如“何事添凄咽”“失意每多如意少”等,体现对其坎坷的感慨。下阕则鼓励友人保持独立性和超脱精神,如“丈夫未肯因人热”,同时描绘了友人不慕权贵追求自在的形象。整首词感情真挚深沉,既饱含对友人的关切与支持,也展现出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用语质朴而意境深远,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长子。 纳兰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佔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