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出自 赵翼 的《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ù):见面。
  • 袁子才:即袁枚,字子才。
  • 良会:美好的聚会。
  • 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翻译

虽然还未曾见过面,但早已彼此相知,这次美好的相会真是真诚且充满意外之喜。 才华必定能够流传的人能有几个呢,我年老时还能见到您也不嫌太迟。 二月的苏堤如同春天的江水般美丽,我像杜牧一样两鬓已生白发。 一个西湖出一位才子,此次前来真是没有白费这一番游历的费用。

赏析

这首诗是赵翼见到袁枚后写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袁枚的敬仰和此次相会的欣喜之情。诗的首联表达了两人虽未谋面却已神交的情谊,以及对这次相会的意外和喜悦。颔联对袁枚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感慨自己能在晚年见到这样的才子实属幸运。颈联通过描绘苏堤的美景和自己的衰老,形成一种对比。尾联则强调了西湖与袁枚这位才子相得益彰,此次前来相见十分值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将作者的心情和对袁枚的赞美以及对西湖的喜爱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赵翼

赵翼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