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出自 谢榛 的《 塞下曲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暝色(míng sè):暮色,夜色。 骄虏:指骄横的敌寇。

翻译

夜色笼罩着西山,将军狩猎骑马归来。隔着河流望见烽火燃起,那骄横的敌寇在夜间逼近了关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紧张的边疆场景。诗的前两句“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通过“暝色”和“将军猎骑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边境的安宁只是暂时的。后两句“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画风突变,烽火燃起,敌寇在夜间逼近关隘,紧张的气氛陡然升起。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边疆的形势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危的担忧。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