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出自 元稹 的《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悲怀:排遣对亡妻的哀思。
  • 身后意:死后的事情,指遗嘱、遗产分配等。
  • (shī):施舍,这里指将衣物施舍给他人。
  • 行看尽:即将看完,意指衣物已经所剩无几。
  • 怜婢仆:怜悯家中的婢女和仆人。
  • 送钱财:通过梦境中的行为,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
  • 诚知:确实知道。
  • 此恨:这种遗憾或恨意,指对亡妻的思念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
  • 贫贱夫妻:贫穷的夫妻。

翻译

曾经我们开玩笑谈论死后的事情,如今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摆在了我的眼前。 你的衣服我已经施舍得差不多了,而你留下的针线我还舍不得打开。 我仍然怀念我们共同的生活,对家中的仆人也多了一份怜悯。 甚至在梦中,我也因为思念你而送出钱财。 我确实知道,这种对亡妻的思念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 贫穷的夫妻生活中充满了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通过对比昔日的戏言和今朝的现实,诗人展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常。诗中“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亡妻遗物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生活的留恋。最后两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贫穷夫妻生活中的悲哀,以及这种悲哀的普遍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