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拼音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尚未均匀开遍。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清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的花影掩映着重重的门户,疏疏的帘幕透进淡淡的月影,多么美好的黄昏啊。已经是两年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年春天的温馨。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长门:西汉时期的宫殿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西汉司马相如有《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春草青:语出《楚辞·招隐士》「春草生兮萋萋」句。 「春到长门春草青」句:此句是用五代薛昭蕴同调词之成句。 些子:一些、少许。宋·蔡士裕《金缕曲》:「著些子,更奇妙。」宋·柳永《洞仙歌》:「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酒。」 破:绽开、吐艳。 红梅些子破:一作“江梅些子破”。 碧云:指茶团、茶饼。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此处以茶叶之颜色指代茶饼,亦可理解为茶笼上雕饰的花纹。 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笼:贮茶之具。《乐府雅词》作「龙」。 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亦谓茶之名贵。黄庭坚《催公静碾茶诗》:「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其中的「碾玉尘」与此词「碾玉成尘」意同。宋时崇尚团茶,即将茶叶调和香料压制成团状,用时再碾碎,故称「碾玉」。 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晓,《乐府雅词》《历代诗馀》作「晚」。 惊破:形容一下子清醒过来。 瓯(ōu):指饮料容器。李煜《渔父》词:「花满渚,酒满瓯。」 春:《历代诗馀》作「云」,指茶。黄庭坚《踏莎行》:「碾破春风,香凝午帐」,其中的「春」,即指茶。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 一瓯(ōu)春:《乐府雅词》作「一溪云」,犹一瓯春茶之省称,指一盂茶。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花:指上阕所言之江梅。 压:形容花影层层叠叠。 重门:一层一层的门。 疏帘:指有雕饰的帷帘。 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 东君:原为《楚辞·九歌》篇名,以东君为日神,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着意:着意、用心,犹《楚辞·九辨》:「惟着意而得之」之调。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初春之景和作者的闲适生活,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阕写春晨,借景抒情;下阕写春夜,直抒胸臆。全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赏析

这首思春怀人之作与表现同一题材的其他许多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写个人独居之苦闷,也没有写良人不归之怨恨,而是热情地呼唤远行在外的丈夫早日归来,一同度过春天的美好时光。小词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起首三句是作者晨起所见,以白描笔法描绘早春景色,但又不同于一般地写景。「春到长门春草青」,直接袭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首句,暗寓幽闺独居之意。薛词即借「长门」事以写宫怨。作者将自己的居处比作长门,意在表明丈夫离家后的孤独。较之陈皇后,她此时虽然不是被弃,却同是幽居。「春草青」,言下之意是:春草已青而良人未归。《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暗用其意。「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言野梅只有少许嫩蕊初放,尚未遍开,而此时也正是赏梅的好时节。以上三句突出写春色尚早,目的是要引出歇拍呼唤远人归来「着意过今春」之意。如果「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也就不会有「着意过今春」的渴望。惟其「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到春天已经来临。这三句既是写景,也是在写作者的惊喜、赞美之情。 次三句写晨起品茶。宋人习惯将茶制成茶饼,有月团、凤团等数种,饮用时皆须先碾后煮。「碧云笼碾玉成尘」,写饮茶前的准备。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云:「(韩魏公)不甚喜茶,无精粗,共置一笼,每尽,即取碾。」明冯时可《茶录》:「蔡君谟谓范文正公:《采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色甚白,翠绿乃下者,请改为‘玉尘飞’、‘素涛起’,何如?」所叙之事可资参证。「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写晓梦初醒,所梦之事犹残留在心,而香茗一杯,顿使人神志清爽,梦意尽消。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一杯春茶,才把它驱除。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是可乐之事,春天给作者带来无限欢乐。 过后三句仍是写景,不过时间由清晓移到了黄昏。「花影压重门」,言梅花的姿影投射在重门之上显得很浓重。此句有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疏帘铺淡月」,言春月的清辉铺洒在窗帘上,显得很均匀。这两句词以对偶形式出之,匀齐中富于变化。按照习惯,「花影压重门」本应对以「淡月铺疏帘」,但在这里词人似乎有意将「淡月」和「疏帘」位置互换,一方面为了合于平仄,一方面也避免了雕饰之嫌。词本不同于律诗,是不必追求对仗的严谨工稳的。这两句词生动地创造出初春月夜静谧幽美的境界,为全词精彩之笔;「压」、「铺」二字下得尤为精警,写出了词人对景物的特殊感受,充分显示了李清照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 以上由春草返青写到江梅初绽,由花影压门写到淡月铺帘,中间更穿插以春晨早起,茶香驱梦,如此反反复复描写春天之美好,终于逼出了歇拍三句:「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农历遇闰年,常有一年中首尾有两个立春日的情况。据《金石录后序》可知,李清照婚后,丈夫赵明诚或因负笈远行,或因异地为官,每与妻子分别。丈夫常年在外,如今算来,已有两年三个春天没有在家里度过了。「二年三度」是在加重表现其痛惜之情。「负东君」,这里特就汴京之春而言。京师的春光是这样迷人,即使一年一度辜负了它,也非常可惜,何况两年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这是令人无比痛惜的。正因如此,所以这次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好度过汴京这个无比美好的春天。这三句词卒章显志,为一篇结穴。这一结尾,感情的激流直泻而下,心底的情话冲口而出,把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把全词的抒情有力地推向了高潮。 这首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其中「疏帘铺淡月,好黄昏」句历来为人称道。「疏帘淡月」后来成为词牌名。清况周颐《〈漱玉词〉笺》:「《问蘧庐随笔》云,荆公《桂枝香》作名世,张东泽用易安「疏帘淡月」语填一阕,即改《桂枝香》为《疏帘淡月》。」这个记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此词对后世的影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