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出自 王建 的《 杂曲歌辞羽林行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直:下班,离开值班的地方。
  • 明光宫: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唐代宫殿。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附近多贵族居住。
  • 合死:应该处死。
  • 赦书:皇帝发布的赦免令。
  • 收城功:攻城略地的战功。
  •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指京城的大街。
  • 乡吏籍:地方官吏的户籍记录。
  • 羽林:皇帝的禁卫军。

翻译

长安城中那些恶名昭著的少年,楼下抢劫商贾,楼上饮酒作乐。 天亮后从明光宫下班,便潜入五陵附近的松柏林中。 他们多次杀人,本应处死,但皇帝的赦免令中还记有他们攻城略地的功劳。 京城的大街上一日之间消息传开,他们在乡吏的户籍中改换了姓名。 出来后依旧属于羽林军,站在宫殿前射猎飞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中恶少的生活状态,他们白天是皇帝的禁卫军,晚上则成为劫匪。诗中通过对比他们在宫中的正式身份与在民间的恶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律的腐败。恶少们虽然犯下重罪,却因有战功而得到赦免,甚至能够改名换姓,继续享受特权。这种讽刺手法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法治的渴望。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