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拼音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彘(zhì):猪。
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适,往、回去。
戏:开玩笑。
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待:依赖。
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而:则,就。
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之:到
烹(pēng): 煮。
是:这
反:同「返」,返回
顾反:等到回来。
特:只、仅、独、不过。
女:同「汝」,你的意思
杀:宰
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
欲:想要
止:阻止
遂:于是,就
序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曾子:即曾参(shēn),孔子弟子。
- 彘(zhì):猪。
- 适:到……去。
翻译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猪来杀。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小孩不懂事,要靠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了猪给孩子吃。
赏析
这则故事体现了曾子言行一致、重信守诺的品质。他向孩子传达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即使面对的是幼子,也坚守自己的承诺,而不是随意敷衍。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具有深刻的意义。故事虽短,却以小见大,突出了诚信在教育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对他人尤其是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做到言出必行。

韩非
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馀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他的政治主张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嬴政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李斯因嫉妒韩非的才能,将韩非害死在秦国。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