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拼音

注释

宫树绿:唐·韦应物《送汾城王主簿》诗:“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唐·元稹《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博山:指香炉。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常满灯 被中香炉》:“长安巧匠丁缓者,为‘常满灯’,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句: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随分:照例或相应之意。 觅残红:唐·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谷: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华一时。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 无烟: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所以无烟。
  • 嫩寒:微寒。
  • 生怕:只怕、很怕。
  • 博山:形状似山峦的香炉。
  • 暖薰笼:内部可以置火取暖的薰笼。薰笼有盖,通常和薰炉配合使用。
  • 别浦(pǔ):送别的水边。
  • 鲤鱼:代指书信。《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锦书:书信的美称,这里指情书。
  • 随分瘦:照例消瘦,意思是自然会消瘦。

翻译

寒食节时,金谷园里的树木一片葱绿,尚无烟火,轻柔的寒意仿佛很惧怕春风。博山炉中微绽的香烟,透过暖薰笼袅袅飘出。在这小楼充满春色的氛围里,我于淅淅沥沥的雨声中进入了幽远的梦乡。 不知道在那送别的水边寄出的书信,什么时候能够传到对方手里,封封书信都饱含着深深的怨恨。还记得去年就在海棠花下与你相逢。想来如今的你大概也会照例消瘦,强忍着眼泪去寻觅那残败的花朵吧。

赏析

这首词情感真挚动人,意境清幽迷离。上阕描绘出一幅寒食时节安静而带着淡淡凄冷的画面,通过金谷园的“嫩寒”“博山炉”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将读者带入一种迷茫而美好的梦境中,同时又隐隐透露着词人内心的愁绪。下阕则围绕着思念与愁恨展开,用鲤鱼、锦书来表达对远方人的牵挂,“海棠花下去年逢”以回忆去年相逢之景,更显物是人非的伤感。而“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两句,大胆想象对方的场景,将那种深沉的思念和不能相见的苦楚表现得细腻入微,体现出辛弃疾婉约词风的独特魅力,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