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出自 苏庠 的《 鹧鸪天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拼音

注释

河梁:桥梁。 杳杳:深远幽暗貌。 悠悠:遥远。 钿筝:嵌金为饰之筝。 芙蕖:荷花的别名。

赏析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作者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近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作者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中蕴涵的情绪,只能由读者亲自去体会。 作者行至山中村落,进到一家茅草搭盖的陋店,饮而醉,醉而眠,眠而人梦,“梦倚高城赤叶楼”,梦见自己回到了繁华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枫树的高楼上斜倚栏杆。词意到此戛然而止,作者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叶楼”上做了什么,但联系“醉眠”一句来看,身在陋店,梦见高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十分鲜明,因而加倍表现出作者的愁深难解。梦中的“赤叶”与此前所见“枫落”相照应,笔致细密。作者因见“枫落”而生愁,以致人梦得见,景情交融的蕴藉不露,竞至于此。 下阕由醉梦至清醒,只见“天杏杏,路悠悠”,作者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征程之中。这一句仍是状写眼前之景,“杳杳”、“悠悠”两个叠词,余韵悠长,备显惆怅忧伤。天远路长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绪外化的结果。因做了一场好梦,醒来之后,原本就很长的路途此时显得更长了,不知何时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作者满怀愁情,想到梦中高楼之上的美好时光,再联系现实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叹“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些歌舞欢笑的生涯,轻易就结束了。“等闲”二字,点出现实的无情和不由分说。紧接着,自然接出“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的伤感慨叹。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年年”说明别恨无止无尽,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语。“叶叶”则表示愁之深广沉重。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灞桥杨柳年复一年的离苦别恨,水中的夏荷一经凋落,便只余荷叶,“愁”自己在秋冬来临之际,将逐渐枯老。此句既与“秋”的萧瑟相呼应,又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长年羁旅在外、年老体衰的深沉喟叹。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河梁:河上的桥梁。(“梁”读音:liáng) 郊丘:泛指郊外的山丘。 (wù):四边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高中央低的地方。 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 歌扇:唱歌时用的扇子。

翻译

枫叶飘落在河上的桥梁边,河水变得秋意凉凉。淡淡的烟雾笼罩着衰败的野草,一直连接到郊外的山丘。醉后在小黄茅店的花木深处入眠,梦中倚靠在高城上那红色叶子的楼阁里。 天空深远,道路漫长。装饰精美的筝和歌扇也已被闲置不再使用。灞桥边的杨柳年年都带着遗憾,鸳浦里的芙蓉每片叶子都满是忧愁。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上阕写秋景,枫叶飘落、河水流淌、淡烟衰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醉眠”与“梦倚”则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下阕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天杳杳,路悠悠”展现出前路的迷茫和遥远,“钿筝歌扇等闲休”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最后的“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则以杨柳和芙蓉的愁态,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尽的忧愁。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复杂的情感。

苏庠

宋澧州人,徙居润州丹阳之后湖,字养直,号后湖居士。少能诗,苏轼见其《清江曲》,大爱之,谓置李白集中,谁疑其非。由是知名。高宗绍兴间居庐山,以徐俯荐,被召,固辞不赴。善文词,尤工诗。有《后湖集》、《后湖词》。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