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抽弦促柱:形容弹奏筝时的动作,抽动弦线,调整筝柱。
- 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起源于秦地。
- 啼鸟:鸣叫的鸟。
- 江南歧路:江南的岔路,指离别之地。
- 洛阳城: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翻译
轻轻拨动筝弦,调整筝柱,聆听那秦筝的旋律,仿佛听到了无数秦地人的悲怨之声。那音乐似乎追逐着春风,知晓柳枝的柔态;又如同随着啼鸟的鸣叫,领悟到花儿的情感。是谁在孤独的夜晚,对着灯影发愁?又是何处空荡的楼阁,思念着明亮的月光?这筝声更加深入了几重离别的恨意,让人想起江南的岔路和遥远的洛阳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听筝的场景,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思乡之愁。诗中,“抽弦促柱”形象地描绘了弹筝的动作,而“秦筝”则带出了地域特色和历史背景。筝声被赋予了生命,仿佛能感知春风中的柳态和啼鸟中的花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后两句通过对“独夜愁灯影”和“空楼思月明”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孤独和思念之情。结尾的“江南歧路洛阳城”则是对离别之地的具体化,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