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赤羽:指两支红色的羽毛,这里象征着李白的武器。
- 天狼:星名,古人认为它主侵略,这里指敌人。
- 感激:这里指因激动而奋发。
- 无时闲:没有一刻闲暇,即时刻准备着。
- 观兵:检阅军队。
- 洪波台:地名,位于邯郸,是古代军事要地。
- 倚剑:持剑。
- 玉关:即玉门关,古代边防重地。
- 请缨:请求出征。
- 不系越:不局限于越地,即不限定地点。
- 燕然山: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古代常用来指边疆。
- 风引龙虎旗:风吹动着绘有龙虎图案的军旗。
- 歌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指军乐。
- 昔追攀:昔日追随攀登,指过去的战斗经历。
- 击筑: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指奏乐。
- 落高月:月亮高挂,形容夜晚。
- 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娱乐活动。
- 破愁颜:消除忧愁的面容。
- 鬼方: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这里泛指敌人。
翻译
我手持两支红色的羽毛,游历在燕赵之地。 天狼星正可被射中,我因激动而时刻准备着。 在洪波台检阅军队,持剑远望玉门关。 请求出征,不限定地点,只想前往燕然山。 风吹动着绘有龙虎的军旗,军乐声中回忆过去的战斗。 夜晚奏乐,月亮高挂,通过游戏消除忧愁。 遥想百战百胜,定能扫清敌人,凯旋而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邯郸洪波台观看军队发兵时的豪情壮志。诗中,“两赤羽”象征着他的武器,显示出他的武勇。通过“天狼”、“洪波台”、“玉关”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战斗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风引龙虎旗”、“歌钟”、“击筑”等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战斗的激情。最后,诗人以“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作结,表达了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敌人的蔑视,体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和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