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出自 李商隐 的《 赠刘司户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拼音

注释

吹浪:一作“扬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根:指山石。古人认为云从山石中生出,故称。
  • 重碇:沉重的石锚。
  • 危樯:高耸的桅杆。
  • 燕鸿:燕地的鸿雁,比喻北方来的贤士。
  • 骚客:诗人,此处指刘司户。
  • 汉廷急诏:汉朝时,朝廷急速征召贤士的诏令。
  • 楚路高歌: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路上高声歌唱,表达豪情壮志。
  • 凤巢:比喻朝廷或贤人聚集之地。
  • 九重门:指皇宫,比喻朝廷的深远。

翻译

江风猛烈地吹动着山石,巨浪拍打着沉重的石锚和高耸的桅杆,使得白日都显得昏暗。你这位北方来的贤士,刚刚展翅欲飞就遭遇挫折,而你的归来更是让诗人感到震惊。汉朝时,朝廷急速征召贤士,但谁能率先进入呢?在楚地的路上,我自顾自地高声歌唱,表达着内心的豪情。我们在万里之外相逢,既欢喜又悲伤,因为朝廷的深远,我们如同凤凰的巢穴被隔绝在九重门之外。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赠给刘司户的作品,通过描绘江风巨浪、重碇危樯的景象,隐喻了刘司户的遭遇和困境。诗中,“燕鸿”和“骚客”分别指代刘司户和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刘司户的同情和理解。后两句则通过“汉廷急诏”和“楚路高歌”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万里相逢”和“凤巢西隔九重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