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出自 苏轼 的《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翻译

成双成对的大雁想要脱离雁群,那依依留恋的样子就好像要回到北方的人。远远地知道北方沙漠地区多风雪,还是再在江南等候半个月春天的美好时光吧。

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了春天大雁北飞的情景。诗的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大雁欲飞离群体但又有些依依留恋的姿态,仿佛北归的旅人。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北方的风雪,衬托出江南春天的美好和宜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感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