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出自 杜甫 的《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指寺院。
  • 阴壑:阴暗的山谷。
  • 虚籁:自然界发出的声音,这里指风声。
  • 天阙:天宫,这里形容山势高峻,仿佛接近天宫。
  • 象纬:星象经纬,指天空中的星辰。
  • 云卧:形容在高山上住宿,如同卧在云中。
  • 发深省:深刻地醒悟或明白。

翻译

已经随着寺院的僧侣游览,现在更是在这寺院的环境中过夜。 阴暗的山谷中传来风的声音,月光下的树林散落着清冷的影子。 山势高耸,仿佛接近天宫和星辰,云雾缭绕中住宿,感觉衣裳都带着寒意。 即将醒来时听到清晨的钟声,这声音让人深刻地醒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龙门奉先寺的夜晚体验。诗中,“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后句“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山势的高峻和夜宿的清冷感受。最后,“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以晨钟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和宗教体验的深刻理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