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出自 周邦彦 的《 琐窗寒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拼音

译文

柳荫深处传来了鸦啼阵阵。我身着单衣,倚靠在垂着帘子的红色窗门。啊!庭院是那样寂静,锁满了让人忧愁的雨声。这冷密的雨点,洒向空荡荡的石阶,深夜还落个不停。如此雨景,宛如我少年时作客荆州,夜宿楚江,一边看那江中灯火在风雨中闪烁不定,一边和故人畅抒友情。 如今我已是暮年的人。且不说京城胜游处正逢寒食节,一律把烟火禁;即使像「旗亭唤酒」的事儿,还是让那些高阳酒徒去逞豪兴。我只怀念家乡东园中的桃李花,虚度了美丽的青春。那个有樱唇一点和小小酒窝的美人儿,是否还在将我等?我多么盼望归家时,枝头上还有残留的花朵,等待我这个久久作客他乡的人,将美酒佳肴向我铺陈。

注释

琐窗寒:词牌名。周美成创调,因词有「静锁一庭愁雨」「故人剪烛西窗语」句,故取以为词调名。 寒食:寒食节,在淸明前一日或二日。 暗柳:言柳色已深。 啼鸦:乌鸦啼叫。 单衣:单层无里子的衣服。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立。 朱户:泛指朱红色大门。 桐花:桐树盛开的花,开于淸明之时,花白色。 空阶:空荡的阶台。 夜阑(lán):夜残;夜将尽时。 剪烛西窗语:借唐·李义山《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抒发怀乡之情。 楚江:指流经湖北宜昌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暝(míng):日落,天黑。 风灯零乱:此形容人生短暂,老年人如风前之烛。唐·杜少陵《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羁(jī)旅:身在他乡。 迟暮:指黄昏,喩晚年。 嬉(xī)游:游乐、游玩。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句:据传,冬至节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清明始以榆火燃薪。禁城,全城皆禁火。百五,指寒食节。唐·元微之《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旗亭:市楼。古建于市中,上立旗帜,为观察指挥市集之所。此处代指酒店。 高阳俦(chóu)侣:高阳酒徒的朋友。《史记》:郦食其以儒冠见沛公刘邦,刘邦以其为儒生,不见,食其按剑大呼:「我非儒生,乃高阳酒徒也!」因见之。后因称饮酒狂放不羁者为高阳酒徒。高阳,地名,属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俦侣,即伴侣。 自春:花朵照常开放。 小唇秀靥(yè):此处借花指人。唐·李长吉诗:「浓眉笼小唇」,又「晚奁妆秀靥」,写女子美貌。靥,脸上的酒窝。 残英:残存未落的花。 尊俎(zǔ):古代盛酒和肉的器皿。此处指酒席。尊,同「樽」。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愁苦情怀的词。周美成中年后虽长期在京任职,但仕途并不得意,因而常流露出倦客京华、思归家园的感情。上阕写客居的凄清。「暗柳啼鸦」数句描述京都暮春景象。「洒空阶」二句由实入虚,亦真亦幻,耳听空阶前夜雨淋漓,似心愁心泪混成一片,词人神思飞驰,悬想何时与「故人」重逢。下阕以「迟暮」钩转,转入抒发思念故园春色的深挚感情。以「迟暮」之年而遇京都寒食,嬉游胜览无地,京城处处禁火无烟,寒食凄冷,愁雨淋漓,更添羁宦孤独之悲感。从故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安在?设想自己回去后的情况。人已迟暮,春已阑珊,花自零落,纵然回到故里,情怀仍似客中,只能花下酩酊,聊以排解郁结。

赏析

这首词是叙写羁客思归的名作,全词围绕着一缕思乡忆人的幽思而展开,把作者浓郁的情感寄托在娓娓的叙写中。上阕由今日而转入未来,再由未来转入昔日;下阕重在写迟暮之年的词人对远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和虚实结合法,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开首三句卽点明时间和词人彼时所处环境。薄暮时分,柳色渐渐昏暗,乌鸦盘旋聒噪,词人正站在朱户之中,小帘之后凝神沉思。首三句虽为叙写眼前景况,但仍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薄暮时分,天气渐暗,群鸦乱啼,单身一人置身其间,词人的愁思、烦乱心情,即已呼之欲出了。此外「暗」与「啼鸦」也有暗示欲雨的作用。「桐花半亩,静销一庭愁雨」,这两句词人继续叙写他伫立帘后所见之景,同时景中含情,词人的愁绪已经跃然纸上。这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易安《声声慢·寻寻觅觅》)所描写的意境相似。黄昏时节,再加上绵绵不绝的春雨,这种意境描写虽非清真所首创,却是古典诗词中描写愁绪时最常用的典型环境。这里词人用一「锁」字使得本为抽象无形的情绪形象化,从而突出了词人此时愁闷难堪的心境。「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这三句是说那滴哒的雨声洒落在空寂的台阶上,使得词人心绪更加烦乱愁闷,直到夜深仍不停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不禁思绪联翩,想到何时才能与故人相会。这里化用了李义山《夜雨寄北》诗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词作至此,愁绪的内含已渐渐明朗、具体化了。歇拍三句:「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这一层词人宕开一笔,由眼前之景转而幻想从前,在变幻境界中感叹风灯零乱,少年羁旅,颇有不胜今昔之感。关于「楚江」,李太白诗有「天门中断楚江开」,杜少陵诗有「楚江巫峡半云雨。」「风灯零乱」,苏轼诗有「过眼百世如风灯」,杜少陵诗有「风前春灯乱,江鸿夜雨悬」,所绘即此情景。 下阕写节日思乡之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词作由上阕末尾的少年羁旅,转入叙写迟暮情景,以前之虚幻,转入眼前之说实;前之遥远回荡,此则转入本题。章法大开大合。因寒食禁烟,故曰「无烟」。「禁城百五」,也是寒食节。《荆楚岁时记》:「冬至後一百五日为寒食。」「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寒食禁烟不禁酒,故可去酒楼饮酒。李太白诗有「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这句的意思是说,寒食节中,旗亭饮酒取乐之事,还是让高阳酒徒们去吧。这里用的是侧笔,实际上是叙说自己为愁思所缠绕,没精打采,对玩乐毫无兴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对羁旅之愁与思家之情化成了具体的内容,那「东园」此时又是一番桃李争春,明媚春光,而那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姑娘,如今是否还在?词人描述得越具体,越真切,说明其思念之情越铭心刻骨。此外,用一「否」字,词人的关切之情更显真切。歇拍三句:「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词人归心似箭,未踏归途,心早已设想好归家时的情景。到那时,春意犹在,尚有残花挂在枝头,自己定要好好地款待自己一番。「客」字,表明词人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游子身分。 此词感情复杂微妙,有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对年华流逝的痛惜,有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友的怀想还有对情人的眷恋,读来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 2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