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出自 杜甫 的《 江头四咏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泥滓(ní zǐ):泥土和杂质,这里指污垢。
  • 阶前:门前台阶前。
  • 缓行:慢慢地行走。
  • 羽毛:鸟类的毛。
  • 独立:独自站立,不依赖他人。
  • 黑白:黑色和白色,这里指花鸭羽毛的颜色对比鲜明。
  • 分明:清晰,明显。
  • 群心妒: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嫉妒。
  • 休牵:不要牵扯。
  • 众眼惊:引起众人的注意。
  • 稻粱:稻谷和小米,泛指粮食。
  • 沾汝在:与你有关,这里指花鸭因为食物而存在。
  • 作意:故意,有意。
  • 先鸣:首先发出声音。

翻译

花鸭身上没有泥滓,总是在门前台阶前缓缓行走。 它的羽毛显示出它的独立,黑白颜色对比非常鲜明。 不知不觉中,它引起了其他鸭子的嫉妒,不要让它牵扯到众人的惊讶中。 它的存在与稻谷和小米有关,所以不要故意先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鸭的独立和与众不同,反映了诗人杜甫对于个性和独立精神的赞美。诗中的花鸭不仅外表鲜明,行为上也显得从容不迫,这种特质在群体中容易引起嫉妒和注意。诗人通过“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表达了对花鸭的同情,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中个体独立性被忽视或压制的批判。最后两句“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则是对花鸭的忠告,提醒它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显眼,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