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出自 赵翼 的《 论诗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学语:学习说话,指幼时的语言训练。
  • :此处指说话流畅、准确。
  • 工夫:努力和时间的投入。
  • 力取:通过努力和勤奋获得。
  • 三分人事:人的主观努力和作为。
  • 七分天:指自然的规律、命运或天资的作用。

翻译

小时候学习说话真不容易,总觉得功夫还差了一大截。 到了老年才明白,那些流畅的表达并非全靠力气就能轻易获得, 真正成功的因素,三分是个人的努力,七分却是来自上天的赋予。

赏析

这首诗以个人学习语言的经历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独特见解。他指出,年轻时我们往往过于执着于努力,以为只要付出足够的汗水就能达到目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认识到,人生的许多成就并非仅凭人力所能及,其中包含了天赋、机遇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三分人事七分天”)。这种观点富有哲理,告诫人们既要努力,也要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部分安排。

赵翼

赵翼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