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元:唐肃宗的年号。
- 同谷县:今甘肃省成县。
- 飒飒(sà sà):形容风雨声。
- 黄蒿:一种野草,这里指荒凉的景象。
- 跳梁:跳跃。
- 中夜:半夜。
- 万感集:形容心中充满了各种感慨。
- 呜呼:感叹词,表示哀叹。
- 魂招不来:指灵魂无法被招回,比喻思乡之情深重。
翻译
四周的山峦多风,溪水湍急,寒冷的雨声飒飒作响,打湿了枯树。荒凉的古城被黄蒿覆盖,云层厚重,不见天日,白狐在跳跃,黄狐站立。 我为何要生在这偏远的山谷之中,半夜起身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哎呀,我的第五首歌啊,歌声悠长,我的灵魂无法被招回,我渴望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乾元年间寓居同谷县时的孤独与凄凉。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四山多风溪水急”和“寒雨飒飒枯树湿”,传达出一种压抑和阴冷的氛围。后文中的“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进一步以荒凉的景象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诗的结尾,“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