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细思平时乐,乃为忧所缘。
吾从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镮。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费:耽误,此处指分离的时间。
- 吾有几:我还能拥有多少。
- 弃掷:丢弃,引申为分离。
- 鬓与颜:头发和面容,代指青春和健康。
- 著书:写书,创作。
- 不成篇:无法完成作品。
- 平:日常,平常。
- 忧所缘:忧虑的根源。
- 天下士:指杰出的人物。
- 出:外出,此处指参加战斗。
- 读书虱生毡:形容长时间不外出,生活简朴,连书卷上都生了虫子。
-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这里指有担当的人。
- 处:居留,此处指隐居。
- 出:出来,此处指参与社会事务或军事行动。
- 解仇隙:消除敌对。
- 猛士忧塞壖(ruán):勇猛的战士担忧边境的安宁。
- 庙谟:朝廷的谋略。
- 虏:敌人。
- 山西良家子:指山西地区的良家子弟。
- 貂裘:珍贵的皮衣。
- 镮:刀柄上的装饰环。
翻译
人生短暂不到百年,我们已分别了三年多。这三年里,我还能拥有多少?分离后,时间就像被丢弃一样无法回头。长久以来,我担心分别会消磨我的青春和健康。想起过去,喜欢写作的时光,如今却无法再写出完整的篇章。细细回想,那些平日的快乐,其实都是忧虑带来的。我追随天下英雄,无人能比得上与你共度欢乐。羡慕你一直未外出,连书卷上都生了虫子,生活清贫。男子汉应该看重出仕,不退缩,要勇敢面对挑战。如今西羌的敌对已经缓和,但勇士们仍担忧边疆的安危。虽然朝廷没有开战,但敌人的意图一直嚣张。山西的好男儿,穿着华丽的貂皮衣服,装备精良。他们不惜千金买战马,百宝装饰刀柄。什么时候我能随你一同去,与敌人较量一番?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诗人对兄弟间分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关注。诗中提到人生短暂,感叹三年的分离,体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亲情。诗人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对比现在无法完成的创作,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同时,他鼓励弟弟要有担当,关注国家大事,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诗人以西羌解仇和勇士忧边为例,反映出他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诗中充满了豪情壮志,期待与兄弟并肩作战,展现了苏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