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屈原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楚顷襄王当朝,屈原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序
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赏析
此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讵(jù):岂,怎。
翻译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怎么能够回还呢。国家灭亡致使自身也死了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离骚》在人世间。
赏析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与感慨。首句写竞渡活动背后蕴含的对屈原冤屈的深沉悲痛,“千载冤”强调了历史的长久和冤情的凝重;“忠魂一去讵能还”进一步突出了屈原逝去的无可挽回。后两句则感慨国亡身殒之后,似乎只剩下《离骚》留传于世,突出了屈原在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以短小的篇幅传递出对屈原的深切敬意和对其命运的唏嘘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