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出自 杜荀鹤 的《 题所居村舍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税额:税收的数额。
  • 宁容:岂能容忍。
  • 旋营:临时筹措。
  • 赋输:赋税的征收和运输。
  • 长急:长期紧急。
  • 不堪闻:难以忍受听闻。
  • 蚕无夏织桑充寨:指因为战乱,夏天没有蚕丝可织,桑树被用来充作寨墙。
  • 田废春耕犊劳军:田地荒废,春天无法耕种,小牛被用来劳军。
  • 会得:理解,明白。
  • 杀民将尽更邀勋:杀害百姓,直到百姓几乎灭绝,还要以此来邀功请赏。

翻译

家园随着战乱的蔓延而荒废,房屋空空如也,但税收的数额却丝毫不减。 衣食虽能临时筹措勉强维持,但长期的紧急赋税征收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夏天没有蚕丝可织,桑树被用来充作寨墙,田地荒废,春天无法耕种,小牛被用来劳军。 这样的苦难,有几个州的人能真正理解?杀害百姓,直到百姓几乎灭绝,还要以此来邀功请赏。

赏析

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家随兵尽屋空存”一句,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后文通过对税收、衣食、农业生产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最后两句“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更是对当时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只图个人功名的尖锐批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沉痛,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