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出自 纳兰性德 的《 送荪友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雨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荪友:朋友的名字,古代常用以指代知己好友。
  • 江南:长江下游地区,泛指南方。
  • 燕北:古代泛指北方,这里是说诗人自己在北方。
  • 横门:城门名,此处代指分别之地。
  • 骊歌:骊山之歌,古代送别的歌曲。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委泥:落在泥土中的样子。
  • 浩淼:形容江水广阔无边。
  • 九龙间:古代皇宫中皇帝的居所,这里指朝廷。
  • 事耕稼:从事农耕,隐喻归隐田园。

翻译

人生若不相逢多好啊,你老去了江南我在燕北漂泊。 就算相遇也无法长久,没有更多的离愁横在心头。 想留你却留不住,心如刀割,送别时泪水如雨洒落。 你四月离去时草木繁茂,柳花桃花落满地。 江水浩荡,江月下沉,此刻你也该想念我了吧。 如今我漂泊不定,一事无成,这已是常态。 荆江日落,乌云压低,何时才能再次横戈跃马?

忽然想起去年风雨之夜,我们共论英雄豪杰。 你现在身处宫廷高位,我只想从此务农归田。 芙蓉湖上的芙蓉花,秋风吹过仍未凋零,像早晨的朝霞。 你若携酒而来,一定要痛饮尽欢,醉后不再思念远方。

赏析

纳兰性德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朋友南下而自己滞留北方的无奈,又有对朋友仕途显达而自己无所作为的自嘲。通过描绘春末送别情景,寓言了诗人对过去共度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醉来不复思天涯"一句,更是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不能相见,也能在心中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纳兰词的独特魅力。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长子。 纳兰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佔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