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黄昏片月。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拼音
注释
倩女离魂:唐陈玄佑小说《离魂记》故事:衡州张镒之女倩娘,与镒甥王宙相爱。后张镒将女另配他人,王宙含恨而去。夜间,倩娘的魂追上王宙所乘之船,同往蜀中。五年后,两人同来张家。在家卧病五年的倩娘闻声赶出,两女遂合为一体。
前村:五代齐巳《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为容句:唐杜荀鹤《春宫怨》诗:“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花光:僧仲仁,宋衡州花光山长老,善画梅。见《冷斋夜话》。
丽谯:古代城上建有望楼,称谯楼,用以瞭望城内外敌兵、盗贼、火灾等非常情况。华丽的城楼称为丽谯。吹彻:吹到最后一曲。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燃犀: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晋温峤至牛渚矶,水底有音乐声,水深不可测,峤燃犀角照之,见到了水族的奇形异状。
赏析
梅花,不与桃李争春,凌寒斗雪而开,傲然独芳,历来被视为有骨气文人的精神象征,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自从识得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尤其当朝昏暗或朝代更替之际,梅花更成了人们与统治集团或新贵不合作的精神寄托。张炎写《疏影》,专注于梅影。影者,魂也,神也,中国历来是有这种说法的。影是神存世的表象,东晋慧远和尚《万佛影铭》说的“体神入化,落影离形”。就是此意。因此,张炎写梅影,就是要突出梅的风骨,梅的精神,而不斤斤于梅的姿态、花枝、颜色,也就是要抽取梅的精华而大写特写。这里面是否有寄托,不得详知。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宋遗民中如周密、王沂孙、张炎、李彭老、唐珏等词人,曾写过大量的咏物词:新月、梅影、落叶、萤、龙涎香、白莲、莼、蝉、蟹等物都成为题咏的对象,而确可考知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寄托着亡国的哀思。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据《唐宋词鉴赏辞典》邱鸣皋的分析,有所谓“梅影七笔”的说法,约而言之是:初笔“似碎阴”两句,写“清绝影”,先以“碎阴”比梅影,但梅影要比一般碎阴更清绝;次笔以“枝北”三句写“疑似影”,几度绕枝欲折而未能折到,可见词人对梅影的挚爱;三笔“依稀倩女离魂”两句,写梅影形态的轻倩缥缈;四笔“看夜深”两句,用竹、云来衬托梅影;五笔“窥镜”三句,写“洁影”,镜中梅影,形象更为圣洁,而忽又以美人作比,遗貌取神,可谓神来之笔;六笔“莫是花光”,写“贞因影”,突出梅品格的坚贞;七笔“还惊”两句,写“玲珑影”,词人极力写出珊瑚之美,周围如水晶宫一般,透彻玲珑,目的还是在于突出梅影之美。词的结束两句是作者自述为这质美格高的梅影所感动,于此酒醒天寒之时,久久欣赏。角度的不断转换,品格的逐渐拔高,可以说是这首词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