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拼音
注释
大散:古关名,又称散关,故址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为川陕间交通要道。
瞪道:登山石径。
黄牛岭:按之舆图,当在古黄牛堡附近。《大清一统志·卷二三八》:“黄牛堡,在凤县(今属陕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五代周显德二年,王景攻蜀入散关,拔黄牛砦”。
三休:多次休息。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句:陆机《猛虎行》:“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南山:终南山,也即秦岭。
日:全诗原作“露”,据静嘉堂本等改。
霭:形容远。悠悠:远貌。
蒙密:谓草木繁茂,掩蔽甚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径:高而险的山路。
- 三休:多次休息。出自《战国策》,“累三叹而得息,谓此台为三休台”,形容路途艰难、行程疲惫。
- 徒侣:同行的伙伴。
- 隐映:时隐时现。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吹松叶等的声音。
- 静言:安静、静默,有沉思之意 。言,语助词,无实义。
- ****霭(ǎi):雾气。
- ****青皋(gāo):青色的水泽或水田。
- 蒙密:指山林茂密幽深的样子 。
- 旷然:开朗、开阔的样子。
翻译
那高险的山路盘旋往复无数次,走了数里路我们多次停下来休息。 山路回环曲折之间,时不时能看见同行的伙伴,他们的身影在树林和山丘间时隐时现。 松叶上,传来阵阵飒飒的雨声;岩石中,溪水潺潺流淌。 我安静地坐在这深深的溪谷里,在高山之巅放声长啸。 远远望见南山的南面,白露弥漫,雾气悠悠。 那青色的水田秀丽而洁净,绿树郁郁葱葱,仿佛漂浮在水汽之上。 以前我曾经厌烦这山林的茂密幽深,如今眼前的开阔美景竟消除了我心头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散关以东,经深林密竹、磴道盘曲之地前往黄牛岭、黄花川途中的所见所感。开篇“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渲染出山道的艰险难行。中间“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两句,一动一静,声色兼备,以声衬静,将山林的清幽静谧刻画得十分生动。“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则通过诗人在溪里静思、山头长啸的举动,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相融,传达出一种超脱、豁达的心境。诗的后半部分描写望见南山阳的美丽景色,“白露霭悠悠”“绿树郁如浮”,画面开阔且富有色彩感。最后,诗人由之前对山林幽深的厌烦,到现在因美景而忧愁消散,在心境转变中,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领略和内心的豁然开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细腻,情景交融,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绝美风光,又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