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出自 韩愈 的《 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条山:中条山的简称,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部。
  • :青色,这里指山色苍翠。
  • 河水:指黄河。
  •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 浪波:波浪。
  • 沄沄: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
  • 松柏:常绿树种,象征坚韧不拔。
  • 山冈:山脊。

翻译

中条山苍翠,黄河水泛黄。 波浪汹涌地奔流而去,松柏挺立在山脊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中条山的苍翠和黄河的壮阔。通过对比山色的静谧与河水的动态,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松柏在山冈上的形象,象征着坚韧和长青,与汹涌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颂扬。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韩愈诗歌的雄浑风格。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