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出自 杜甫 的《 晚晴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杯乾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ù):吹过。
  • (zhān):湿润。
  • (xūn):温暖。
  • 疏帘 (shū lián):稀疏的帘子。
  • (zhì):整理书籍的布套。
  • (gān):空,尽。
  • 馀论 (yú lùn):余下的议论,指闲谈。
  • (qián):隐居不出。

翻译

村庄傍晚,风突然吹过,惊动了宁静;庭院幽深,雨后更加湿润。 夕阳温暖地照在细草上,江边的景色透过稀疏的帘子映入眼帘。 书籍凌乱,谁来整理;酒杯空了,可以自己再添。 时常听到一些闲谈,但并不奇怪我这隐居的老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傍晚景象。杜甫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风、雨、夕阳和江景,以及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凌乱的书籍和空酒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的“晚晴”不仅指天气的晴朗,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成熟与深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