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出自 杜甫 的《 后出塞五首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èn):连绵不断。
  •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
  • 四夷: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民族的泛称。
  • 貔虎士:比喻勇猛的战士。
  • 大荒:边远荒凉的地方。
  • 玄冥:古代传说中的北方之神,这里指北方边远地区。

翻译

古人重视守卫边疆,而今人则重视追求高官显爵。 哪里知道真正的英雄君主,出征时军队连绵如长云。 天下已经统一,四方边远民族只能孤军奋战。 于是勇猛的战士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拔出剑来攻击边远的荒地,每天都能俘获胡人的马群。 誓要开辟北方边远的土地,以此来奉献给我们的君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和现代对待边疆态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君主的向往和对勇猛战士的赞美。诗中“出师亘长云”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而“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则生动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战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开拓边疆、奉献国家的决心和忠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充满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国家的热爱。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