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拼音
译文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注释
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勾践亡吴计”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包胥哭楚心”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饥虎啮空林”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陆沉:沉沦,沦陷。
序
《二砺》是宋代郑思肖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结合文章背景,可体会出作者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和精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父吟:古乐府篇名,曲调悲凉慷慨。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 戛(jiá):敲击。
- 商音:古代五音之一,其音悲凉。
- 十年勾践亡吴计: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最终灭掉吴国的计谋。
- 七日包胥哭楚心:春秋时,楚国伍子胥伐楚,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在秦廷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王派兵救楚。
- 齧(niè):咬,啃。
- 肯:岂肯。
- 陆沉:陆地无水而沉沦,比喻国土沦陷。
翻译
在忧愁之中放声高歌《梁父吟》,那声音就像是金玉相互敲击发出的悲凉商音。越王勾践用十年时间实施灭亡吴国的大计,申包胥痛哭七天七夜挽救楚国的赤诚之心令人赞叹。秋天里送走来往的新雁,声声哀鸣似在诉说着国家破败的悲伤,白昼里饥饿的猛虎在空旷树林中觅食啃噬。我的胸中有比海还要深的誓言,怎能够让中原大地就这样沦陷!
赏析
这首诗情感激昂,充满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开篇以“愁里高歌梁父吟”奠定悲壮基调,展现诗人在忧愁中借歌抒怀,金玉戛商音的比喻突出其歌声的悲凉慷慨,烘托出内心的愤懑。“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运用典故,以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和申包胥哭秦廷救楚自比,表达了诗人复国的壮志与决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描绘出一幅衰败、悲凉的景象,通过秋鸿、饥虎等意象,渲染出国家破亡后的荒芜与凄凉。最后“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直抒胸臆,诗人以坚定有力的反问,展现出自己宁死也要保卫国家、恢复山河的决心,强烈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