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出自 张先 的《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拼音

注释

小艇:《安陆集》作「草艇」。 棹声:丛话作「野声」。 修林:《安陆集》作「修芦」。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这里指天空。
  2. 岸痕平:因多雨而水涨,淹没了原先的岸边痕迹,使之与水面齐平。
  3. 棹(zhào)声:划船的桨声。棹,船桨。
  4. 入郭:进城。郭,外城。
  5. :镜子,这里用来形容平静的水面。
  6. 修林:高高的树林。修,长、高。

翻译

湖水清澈,天空的倒影在水中上下一片澄澈,宁静的几户人家紧挨着,岸边被水淹没后与湖面齐平。 水面上的浮萍被船儿分开,从破开的地方能看到山中的倒影,小船归来时能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 僧人进入城郭,在尘世中行走,过桥的人像在镜子般的水面上前行。 刚刚凭借这场短暂的秋雨增添了几分秋色,可不要让高高的树林阻碍了月亮升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无相院的清幽景色。首联写水光天色浑融一体,宁静祥和。颔联以动衬静,浮萍破裂露出山影,小艇归来带来棹声,让画面动静结合,生动且富有情趣。颈联从人物活动入笔,僧人入城、过桥人如在镜中走,进一步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尾联由眼前景色生发感慨,借秋雨添秋色,希望树林不要阻碍月升,表达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也透露出一种对宁静自然的追求。整首诗写景细腻生动,笔触清新淡雅,营造出空灵、清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

张先

张先

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