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儜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冈头:山冈的顶端。
- 田塍(chéng):田间的土埂。
- 白水:清澈的水。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白纻裙:用白麻布做的裙子。
- 绿蓑衣:用绿草编织的雨衣。
- 郢中歌:古代楚国的民歌。
- 嘤儜(yīng níng):形容歌声婉转。
- 俚语词:方言或俗语。
- 嘲嗤(cháo chī):嘲笑。
- 漠漠:形容分布的样子。
- 墟落:村落。
- 黄犬:黄色的狗。
- 赤鸡:红色的鸡。
- 上计吏:古代负责记录地方户口、税收等事务的官员。
- 帝乡:指京城。
- 谙(ān):熟悉。
- 省门:指中央政府的门。
- 轲峨(kē é):高大雄伟的样子。
- 筒竹布:一种粗布,可能指用来贿赂的物品。
翻译
山冈顶端花草整齐,燕子在空中东西飞翔。 田间的土埂像一条线,清澈的水波光粼粼。 农妇穿着白色的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色的草编雨衣。 大家齐声唱着楚国的民歌,歌声婉转如同竹枝词。 只听见歌声中带着怨气,却听不懂方言的具体词句。 不时爆发出大笑声,这一定是大家在相互嘲笑。 水田里稻苗分布均匀,村落中升起了炊烟。 黄色的狗来回奔跑,红色的鸡边叫边啄食。 路边是谁家的年轻人,戴着乌帽,衣袖长长。 自称是负责记录的上计吏,年幼时就离开了京城。 农夫对计吏说,你家我一定熟悉。 自从来到长安,眼光变大了,我们不再相认。 计吏笑着回答,长安真是个大地方。 中央政府的门高大雄伟,我进进出出无数次。 最近补了个卫士的职位,只用了些粗布作为贿赂。 你看再过两三年,我就要去做官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通过对比农夫与上计吏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差异。诗中,农夫与上计吏的对话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官场的腐败,上计吏的自信与农夫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公进行了隐晦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