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誇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时:佛教将一天分为六个时辰,即晨朝、日中、日没(昼)、初夜、中夜、后夜。
- 苔藓:(tái xiǎn) 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 龙宫:佛教中指龙王居住的水下宫殿。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
- 雁塔:指佛塔,因塔形似雁而得名。
- 鹙子:(qiū zǐ) 指佛教中的阿罗汉,即已达到解脱的圣者。
- 罗汉:佛教中指已达到涅槃的圣者。
- 牛车:比喻大乘佛教,因其载重大,能载多人到达彼岸。
- 上乘:指佛教中的大乘,相对于小乘而言,强调普渡众生。
翻译
白石莲花是谁共同拥有的,整日里都在佛前供奉着灯火。 庭院空旷,苔藓上覆盖着霜露,时常梦见西山上的老病僧人。 大海中的龙宫无限广阔,天界的雁塔层层叠叠不知多少层。 不要夸赞那些阿罗汉,他们不懂得牛车(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上乘。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以白石莲花为引子,表达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白石莲花、佛前灯、空庭苔藓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超脱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龙宫、雁塔的想象,展现了佛教世界的广阔与深邃。最后两句则是对修行境界的深刻反思,指出真正的上乘在于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而非个人的解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李商隐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