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雨:指佛教传说中,佛祖说法感动天神,诸天雨各色香花,于虚空中缤纷坠落。这里形容禅师说法或禅院中的一种美好景象。
  • 金池:指禅院中的池塘,因池水清澈,反射阳光而显得金光闪闪。
  • 片石:指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头。
  • 寒青锦:形容石头表面光滑,色泽如青锦般美丽。
  • 疏杨:指稀疏的杨树。
  • 绿丝:比喻杨树的枝条细长柔软,如同绿色的丝线。
  • 玉柄:指高僧手持的拂尘,柄部常装饰有玉石。
  • 霜梨:指秋天成熟的梨子,因天气寒冷而带有霜气。
  • 烟萝:指烟雾缭绕的藤萝植物。
  • :(míng),指天色渐暗,即将进入夜晚。

翻译

客人来到禅师山池,正值花雨缤纷之时,秋水映照着金色的池塘。 池边的小石头光滑如青锦,稀疏的杨树枝条像绿色的丝线悬挂。 高僧手持玉柄拂尘,小童献上带着霜气的梨子。 离开时,我深爱这美景,烟雾缭绕的藤萝在夜幕即将降临之际显得格外迷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与族侄评事李黯游览昌禅师山池的情景。诗中,“花雨”、“金池”等意象展现了禅院的宁静与神秘,而“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则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后两句通过高僧与童子的形象,增添了禅意与生活的气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美景的留恋,以及在黄昏时分对禅境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感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