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拼音

注释

瀹:浸渍,煮。 韭:多年生植物,可供蔬食。 潮候:潮信。

赏析

此词抒写忆别与怀人之情。前阕着意写离亭送别。把酒送君,长亭折柳,离愁如我,更有何人!後阕写留君不住,舟行渐远。人世相逢,能有几度!令人不胜感慨。通篇情辞凄婉,余韵悠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记年时:回忆过去的时光。
  • 人人何处:指昔日的朋友们如今身在何方。
  •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来送别。
  • :将尽,此处指酒宴接近尾声。
  • 折不尽:形容柳树多,无法折断。
  • 白首:头发变白,象征岁月流逝。
  • 清明后:清明时节之后,春意渐浓,也是传统上扫墓和思亲的时候。
  • 江北江南:泛指南北地区,代表异地。
  • 离愁:离别之苦。
  • (yuè):煮熟的意思,此处指烹调蔬菜。
  • 潮候:潮汐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
  • 啼红:指落花,花瓣颜色鲜艳如同女子哭泣时的眼泪。
  • :形容水面因风吹或波浪而起的皱纹。
  • 青草外:指远离人烟的地方。
  • 人间此恨:指世间无尽的离别与思念之情。
  • 留连: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 数人世相逢:数数一生中能有多少次这样的相聚。
  • 百年欢笑:指短暂的人生中难得的快乐时刻。

翻译

回忆起当年,我们每个人都身在何方?曾在长亭边共饮一杯。酒宴结束后,看着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那长长的柳树仿佛都折不断我们的离别之情。如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本想借酒送别,却又赶上清明之后的春意正浓。那青翠的柳枝依旧如昔,我询问南北两岸,离别的愁绪是否像我这般深重,还有谁能够体会?

挽留不住时光,只能勉强用蔬菜和韭菜烹饪一餐。又传来潮水涨落的消息。风急了,岸边的花朵都被吹落,只留下一袖的红花飘零。春水泛起涟漪,青草之外的人间,这种离别的痛苦年复一年。每一次的依依不舍,每一次的握手言别,数数一生中能有多少次这样的相聚,有多少欢笑能在百年人生中留存?

赏析

这首词以回忆起年少时的相聚与分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长亭送别、酒宴消逝、春色凄迷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友情难再的深深感慨。词中的“折不尽长亭柳”形象地展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尽的思念;“人间此恨年年有”则揭示了离别之苦是永恒的主题。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读来引人共鸣。

何梦桂

何梦桂

何梦桂 ,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1] 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