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出自 杜甫 的《 诸将五首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桑: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 铜柱标:指南海中的岛屿或标志物。
  • 冥冥:形容深远或神秘。
  • 氛祲(jìn):不祥的气氛或预兆。
  • 越裳:古代对越南的称呼。
  • 翡翠:这里指珍贵的宝石。
  • 南海:指南中国海。
  • 明珠:珍贵的宝石,这里指南海的珍珠。
  • 寂寥:形容孤单冷清。
  • 殊锡:特别的赏赐。
  • 大司马:古代官职,相当于军事最高长官。
  • 总戎:统帅军队。
  • 侍中貂:侍中是古代官职,貂是侍中官帽上的装饰,这里指高官显贵。
  • 炎风朔雪:分别指南方和北方的极端天气。
  • 天王地:指帝王的领土。
  • 忠臣:忠诚的臣子。
  • (yì):辅助,支持。
  • 圣朝:对当时朝廷的尊称。

翻译

回首远望,扶桑之地,铜柱高标,那里神秘的不祥之气似乎还未完全消散。 关于越裳的翡翠宝石,已经许久没有消息传来,南海的明珠也长久地沉寂无声。 那些得到特别赏赐,曾任大司马的高官,以及统帅军队的将领,他们都佩戴着侍中的貂皮帽,显得尊贵非凡。 无论是南方的炎热风沙,还是北方的严寒雪地,都是天王的领土,只有忠诚的臣子才能辅助和支持这个圣明的朝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扶桑、越裳、南海等地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神秘。诗中“冥冥氛祲未全销”一句,暗示了边疆的不安定因素。后文通过对高官显贵的描写,强调了忠诚臣子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忠诚臣子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