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出自 杜甫 的《 春归
苔径临江竹,茅檐簷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鷰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拼音

注释

倏忽:一作「归到」。 此身:一作「且应」。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n):同“檐”。
  • 频甲子:经过了很多年。
  • 倏忽:很快地,忽然。

翻译

铺满青苔的小路通向江边的竹子,茅草屋檐下开着满地的花。分别以来经过了很多年,忽然间又到了春天开花的时节。靠着拐杖看着孤独的石头,拿着酒壶靠近浅滩边。远处的鸥鸟在平静的水面上漂浮,轻盈的燕子被风斜吹着。人生的道路虽然有很多阻碍,我的生命也终有尽头。这身体有时清醒有时沉醉,趁着兴致所在就当作是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宁静而略含忧伤的景象。开头通过苔径、竹、花等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中间对孤石、鸥鸟、燕子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以静衬动,烘托出一种空灵的感觉。结尾则流露出对世路艰难和生命有限的无奈,但同时也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洒脱。整首诗意境淡雅,情感深沉,体现了杜甫对生活与人生的复杂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