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板荡识:一作「昏日辨」。
安识义:一作「宁识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瑀:唐朝初期的大臣,姓萧名瑀,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之一。
- 疾风:猛烈的风,比喻严峻的考验或困难局面。
- 劲草:坚韧的草,常用来象征坚韧不屈的人格。
- 板荡:板,古代的木板,此处指国家的根基;荡,动荡不安。比喻国家危难时。
- 诚臣:忠诚可靠的大臣。
- 勇夫:只凭勇力行事的人。
- 义:道义,正义的行为。
- 智者:有智慧的人。
- 怀仁:心怀仁爱,有仁德之心。
翻译
在狂风中,坚韧的草才显现其力量;国家动荡之际,忠诚的大臣才能显现其忠诚。那些只凭勇气行事的人哪里懂得什么是道义,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必然心怀仁爱。
赏析
这首诗是李世民赠给萧瑀的,表达了他对萧瑀在艰难时刻展现出忠诚和智慧的赞赏。通过"疾风知劲草"和"板荡识诚臣"的比喻,李世民强调了在逆境中人的品质才会更加鲜明,赞扬了萧瑀在国家动荡中的坚定与忠诚。同时,他还通过对比"勇夫"与"智者",强调了智慧和仁德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李世民作为明君的用人之道和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