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jì)丘:旧址在北京市德胜门外。
  • 大运:指自然界的运行变化。
  • 三代:指夏、商、周。
  • 寥廓:高远空旷。
  • 瀛(yíng):大海。

翻译

自然界的运行变化贯穿夏、商、周三代,这种规律很少有人能窥探明白。邹衍是多么的高远广阔啊,随意谈论着九州之外的广大世界。国家的兴亡已经过了千年,到了今天已经很难推断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陈子昂对历史变迁和自然规律的思考。他感慨自然运行深远而难以完全理解,以邹衍的开阔视野和远见为衬托,突出了历史的深远与复杂。“大运沦三代”显示出对宏观历史的思索,“邹子何寥廓”表现了对邹衍的赞赏和对其广阔思想境界的钦佩。而“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则流露出历史难以准确推断和把握的感慨,有一种对时光流转和人类认知局限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思索。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8首和《登幽州台歌》。 ► 1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