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若花燿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讐。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沈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若花燿四海:形容如花般灿烂照亮整个世界。
  •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象征着初生或希望。
  • 翳瀛洲: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喻指广阔无垠的世界。
  • 经天涂:太阳月亮运行于天空,犹如在大地上涂抹色彩。
  • 明暗不相讐:光明与黑暗并不相互仇视,暗示对立事物的和谐共存。
  • 穷达自有常:人生的困厄和显达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 得失何求:不必过于追求得失,一切顺其自然。
  • :比喻人生道路。
  • :指儿童,此处可能寓意纯真无知。
  • 阴阳有变化:自然界中阴阳交替,暗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
  • 沈不浮:沉与浮,象征生死沉浮,暗示生命的无常。
  • 朱鳖:古代神话中的红色大鳖,象征长寿或吉祥。
  • 俛仰:俯瞰仰望,形容人与天地的互动。
  • 再抚四海流:再次掌握天地之大势,如同大海般包容。
  • 系累:束缚,牵累。
  • 名利场:追求名利的地方,比喻世俗社会。
  • 驽骏同一辀:劣马和良马同驾一辆车,比喻才能各异的人在同一环境中。
  • 遗耳目:超脱视听,抛弃世俗。
  • 升遐:升天,引申为解脱尘世。
  • 殷忧:深重的忧虑。

翻译

如花盛开照耀四方,犹如扶桑树遮蔽了瀛洲的天空。 太阳月亮在天际穿梭,明暗交错却互不敌对。 人生得失自有定数,何必过分追求? 难道要学那路上无知的孩子,手牵手嬉戏游乐吗? 世间阴阳变幻莫测,谁能说沉没就永无浮出之时? 朱红的大鳖跳跃在飞泉之间,夜晚飞越吴地的江洲。 人在天地间上下起伏,掌管着四海的潮汐。 被名利所牵累,才智高低的人共享同一命运。 哪比得上超脱尘世,远离忧虑,升入天界呢?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得失和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阮籍借若花、扶桑等意象,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但同时也强调了明暗、穷达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他反对过分追求名利,倡导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以“朱鳖跃飞泉”寓意生命的活力与坚韧,以及“俛仰运天地”的豪情,展示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的豁达胸怀。最后,他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表达对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向往,体现了阮籍在乱世中寻求精神解脱的人生哲学。

阮籍

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