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出自 李白 的《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拼音

注释

家鸡所伏:“伏”同“孵”,意即从野外获取原种,将蛋由家鸡代孵,可知那时人们已经在尝试人工饲养白鹇。

《禽经》言白鹇“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鹇”字的意源即“闲”的引申。古人欣赏雄性白鹇的美丽,将他们作为珍禽饲养,作为非同一般的礼物赠予友人。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大唐盛世的最后光景。这一年中,李白游览到达了黄山脚下,遇到了隐士胡晖和他所饲养的白鹇。李白求白鹇的位置在黄山和古田山邻近,此处的白鹇都属于福建亚种。李白得到了如此美丽优雅的珍禽,感慨道:得了这对雄白鹇,从此陪它们做山林野人也无妨了。然而一年后渔阳鼙鼓动地来,乱世的浪潮裹挟着李白在奔波漂流中终其一生,这对白鹇也再不见记载。(引自作者Capt.Z)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鹇(bái xián):一种珍贵的白色雉类鸟,羽毛洁白如雪,非常美丽。
  • 琪树(qí shù):神话中的玉树,这里形容树的美丽。
  • 辍赠(chuò zèng):停止赠送,这里指停止出售或转让。
  • 野人(yě rén):指山野之人,即诗人自指。

翻译

请用一对白璧,换取您的一对白鹇。 白鹇的羽毛白如锦缎,连白雪都羞于与之相比。 它们在玉潭中照影,在琪树间梳理羽毛。 夜晚栖息在寒冷的月光下,静谧无声;早晨漫步在落花之间,悠闲自在。 我渴望得到这对鸟儿,与它们一同坐在碧绿的山中。 胡公若能停止出售它们,将它们装在笼子里交给我这个山野之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鹇的极度喜爱和渴望拥有的心情。诗中,李白通过对白鹇美丽形象的描绘,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优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对这种鸟儿的深切向往。诗人愿意用珍贵的白璧来交换白鹇,显示了他对白鹇的珍视。最后,诗人希望胡公能将白鹇赠予他,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热爱。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