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出自 刘禹锡 的《 杂曲歌辞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炀帝:指隋炀帝杨广。
  • 行宫: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殿。
  • 汴水:古代河流名,流经今河南省。
  • :水边。
  • 数枝:几枝。
  • 不胜:无法承受。
  • 晚来:傍晚时分。
  • 花如雪:形容柳絮飘落的样子,像雪花一样。
  • 宫墙:宫殿的围墙。

翻译

隋炀帝的行宫坐落在汴水之滨,几枝杨柳在春光中显得格外无力。傍晚时分,风吹起,柳絮飘落如同雪花一般,飞入宫墙之内,却不见宫中有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隋炀帝行宫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今荒凉的感慨。诗中“数枝杨柳不胜春”一句,既描绘了杨柳的柔弱,又暗含了对春光不再的哀愁。后两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则通过柳絮如雪的比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与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