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 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 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晞。 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 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 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混元:指天地元气,亦指天地。
  • 两仪:中国古代哲学名词,通常指阴阳。
  • 四象:中国古代天文学名词,指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 衡玑(jī):古代观测天文的仪器,即璇玑玉衡。
  • 曒(jiǎo)日:白日,明亮的太阳。
  • 晷(guǐ)度:日影和时刻。
  • 昭回:指星辰光耀回转。
  • 安期:亦称安期生,传为古代仙人。
  •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翻译

天地元气生成了阴阳两仪,四象运转着天文仪器衡玑。明亮的太阳散发着炽热的精华,洁白的月亮垂挂着景色的光辉。日影和时刻有着明显的循环,悲哀啊人的生命如此微小!飘泊如同风尘般消逝,忽然又如同祥瑞的彩云被蒸发。长寿正符合我的愿望,荣光宠信不是自己的威严。安期生在天上行走,松子与世道相违背。怎样得到高入云霄的翅膀,飘飘摇摇登上云端。叹息啊孔子的志向,为什么要居住在九夷之地呢!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天地自然的运行,从混元到两仪、四象等,展现了宇宙的宏大。接着感慨人生短暂、渺小如同风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悲哀。诗中提到安期生、松子等仙人或隐士,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结尾对孔子居九夷表示疑惑与叹息,似乎与前面追求自在的情境形成对比。整体上,诗中交织着对宇宙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不同生活态度的思考,意境深远,情感复杂。

阮籍

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