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向夕:傍晚。
- 大荒:边远荒凉的地方。
- 朔风:北风。
- 轸归虑:加深了归乡的忧虑。
- 平沙:平坦的沙地,指沙漠。
- 虏骑:敌人的骑兵。
- 翩翩:形容动作轻快。
- 边声:边疆特有的声音,如风声、马嘶等。
- 白草:一种生长在北方的草。
- 海气:这里指沙漠中的热气。
- 黄雾:黄色的雾气,形容沙漠中的景象。
- 履霜露:经历寒冷和艰苦。
- 定远笔:比喻文职,源自东汉班超封定远侯,曾弃笔从戎。
- 将军树:比喻武将的功勋,源自《后汉书·冯异传》中的“大树将军”。
- 行路难:旅途的艰难。
- 理章句:指研读经书,这里泛指读书学习。
翻译
傍晚时分,面对着边远的荒凉之地,北风呼啸,加深了我归乡的忧虑。 沙漠广阔无垠,飞鸟不知栖息何处。 敌人的骑兵在广阔的原野上狩猎,轻快地沿着河边离去。 边疆特有的声音在白草间回荡,沙漠的热气升腾,形成黄色的雾。 经历了无数次艰苦的战斗,十年如一日地忍受着寒冷和艰辛。 虽然我放弃了文职,投身军旅,但还未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早知道旅途如此艰难,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学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深沉的思乡之情。通过“大荒”、“朔风”、“平沙”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诗中“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直接表达了战士们长期的艰苦和不易。末句“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选择的反思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